移居德國的前因後果,以及終於考到了德國駕駛執照

估唔到9年前將呢個香港停車場資訊網站借用停車場德文Parkhaus命名,今日真係黎到全世界最多「Parkhaus」既地方 無錯,大家都只需要買張機票,都可以黎到全世界最多「Parkhaus」既德國。憑香港國際駕駛執照(連同香港駕駛執照),喺德國都可以自駕遊,於Autobahn上地板油,體驗一下極速同埋試下自己最快可以去到幾盡…… 小弟就玩盡啲,喺速度方面就一定輸比各位,上次行到182km/h已經由快線返入中線,感覺下部車高速行駛時有幾定就算。唔係為興趣,而係被逼幾廿歲人再考私家車,仲要係德國 既私家車牌。我唔敢講係世界上最難既考牌國家,但我相信都算係最難國家之一。 例如筆試要熟讀1300條MC題目,包括掛接車輛知識。而筆試會考30題,總分數需達90%或以上;路試則沒有特定路線,大約40分鐘的考試時間,除非聽到指示向左走或向右走外,其餘時間按實際路況一直向前行,但見到不准進入或只限居民進入等路口均須自行避開。任何大錯即時丁丁,落車由師傅揸返考試場地。路試會考埋高速,不慢於100km/h為佳。 雖然筆試考左兩次,但好幸運地路試只需要一take pass。不是完美無瑕,但係所有駕駛反應都係合乎考官期望之內 點解要考德國車牌?因為登記左做居民六個月後,就不能用國際駕駛執照,無論如何都只可以用本地駕駛執照。而好不幸地,香港車牌無法對換德國車牌,所以只可以重新考過。 點解登記左做居民?可能因為同德國有緣,18年前喺德國公司做,個人懶又無特別轉工,中途又整左個Parkhaus.hk 泊好先(關乜_事),疫情期間亦搜購過德國口罩同長效消毒噴霧畀大家,之後又喺歌德學院讀左兩年德文考到A2(僅足夠生存程度) ,最後因緣際會調職埋去德國。 所以,從今以後呢度會變左德國台,有咩關於德國既問題都歡迎問下!

香港與德國的國際駕駛執照 International Driver Permit

與香港駕駛執照一樣,想於歐盟以外地方開車的話,需要在德國申請國際駕駛執照。 原來德國的國際駕駛執照,跟香港的國際駕駛執照一樣,外部都是一張卡紙,內頁則有不同語言的翻譯頁數。 每次申請香港HK$80,有效期一年;德國版本則14.3€,但有效期3年。 後記: 於Facebook上發表了上述文章後,得到了不少車友的迴響。原來國際駕駛執照是基於1949年日內瓦和1968年維也納兩份不同的國際駕駛執照(簡稱IDP)公約。由於筆者不是上述專家,詳情請參閱維基網站,按我打開連結。 同時,在德國領事館網站上有以下記載: Hong Kong driving license The Hong Kong driving license plus a photo ID (passport, ID...

模仿德國人於周末或閒睱時的活動—登山

是日好天氣,先在家中搜尋附近哪裡可供登山的地方。經搜尋後,距離9分鐘車程有一處建議路線大約5公里路程,花大約一小時即可完成的路線,感覺不錯,便準備適量飲用水和水果後整裝待發。 這是於德國首次為登山而登山。原本不肯定應該把車輛泊在何處,但到達目的地後,發現其實在目的地附近的一個博物館後有不少的免費停車位,看你想要把車輛停在樹蔭下但會需要冒著滿車雀屎的風險,或者規險雀屎的風險但泊在烈陽下,適隨尊便。是日雖然天氣放晴,但氣候只有24"C左右,不屬於炎熱天氣。 按登山資料顯示,在附近應先參觀一個城堡,後再繞一個大圈便需要1.5小時行程。但城堡屬於博物館範圍,需要繳交入場費7€才可進入博物館。由於參館博物館不在預期之內,亦不打算花費,所以決定跳過博物館而在外圍開始登山。 沿路風景其實變化不大。主要道路都有明顯的石仔路,因為相信道路為重型機器而設,所以走起來非常輕易。道路兩旁都是樹木或樹林。對於德國本地長大的小朋友來說,他們可能可以實踐在課堂中學到知識,因為在小二時常識科便需要學習不同樹林的名稱,我記得女兒課本上有介紹五種不同的樹種。但抱歉筆者自小從課本上只學過喬木和灌木,而我再也無法分辨是哪種喬木... 沿途可看到不少樹木被鋸下後推叠在一起,不肯定有甚麼用途。 在樹林陰蔭處,不難發現有些樹木長年無法接觸陽光而滿布青苔。 離開樹林後便是無遮無擋的路段,只能憑著Google Map和信念一直向前走。沿路一直沒有任何康樂設施,對於小朋友來說是挺悶的一段路,但沿途有些不同的簡介牌,解釋自然科學的一些事實。由於只有德文,看完後大概也只能明白一半。很神奇地,在這種荒山野嶺的路段,竟然仍能收到網絡。在德國來說,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。 面對著不同的分叉路口,實在沒信心信步而行。果然在這個類似十字路口的X型路口不應再向前行,否則會比預定的圈愈走愈大,回程的時間則會愈久。 按Google Map指示需走少許回頭路,而按指示竟然是行這條小路,突然覺得Google Map非常可怕。 走完了這段往上爬的路段後,應該開始了回程路段。由於一直都沒有座椅,便拿出了櫻桃邊走邊吃。有時候,在德國生活就是這麼簡撲,登山、野餐、吃水果,一分錢都不用花。 沿路有些不同的資料牌介紹該處的大自然或歷史資料。筆者德文實在太難,嘗試閱讀當中文字,大約只能明白一半左右。 我懷疑以下的木材搭建物是廁所,以便工人可以有地方方便一下。 以往在登山時聽到的都是直升機聲音,但這裡聽到類似聲音時,則是螺旋槳飛機經過。 大約兩小時的行程輕鬆完成。在觀看當地指示牌,首先要學懂「Standort」,意思為「現在地」。從此可以了解自己身在何處,再參考Google Map便可以出發。 觀看所有照片

玩轉腦朋友2 / Inside Out 2 / Alles steht Kopf...

在德國已經上畫了的玩轉腦朋友2,當然大部分場次都是德文版本,會有少部分場次為「OV」版本,即為Original Version。 女兒知道有這套電影上映,特別興奮,締造了我們首次在德國看電影的體驗。我們當然是看OV版本,但原來沒有字幕... 除標準票價外,也有兒童票;而隨著兒童票€5.99而來的有給成人用的家庭票€7.99,是非常家庭友善的安排。 兒童票中,也有些小食套餐可供選擇。我們選了一份有神秘禮物連小汽水和小爆谷的套餐。從圖中可見,神秘禮物就是一個大卡通信封內有貼紋身貼紙、超薄砌圖和手提彈珠機,以及一本免費任取的電影介紹雜誌,承惠額外€7。這些神秘禮物的吸引程度,不用游說女兒亦同意下次可免 戲院入場後會有兒童墊高座位可供自取;而有趣的是,杯裝飲品都是使用回收再用的硬膠杯配不融化紙飲管,於完場時放回回收箱即可。

首次遊玩主題公園:德國Legoland的WinterWonder

由家出發到德國Legoland,Google Map預計大概需要3.5小時;不過由於天氣寒冷,電動車效能大減,去程停了兩次休息站充電,其中一次順道吃午飯連充電休息了45分鐘;其中一段山路更遇大風雪,所有車都只能以50km/h行駛。最後花了約5.5小時,下午4時左右才到達樂園。 這次探訪德國Legoland於官網購買了套票,套票包含兩天的3人入場券、一晚主題房間和兩次的泊車費,合共約400歐。 始終於冬天遊玩Legoland,大部分時間都會在戶外,雖然是0-2度的天氣,不過比想象中能接受。

您好,我是泊好先先生!

我在一家德國公司香港分部工作17年後,因緣際會於2023年舉家移居德國,於德國總部繼續工作。 同時於2015年建立了泊好先Parkhaus.hk網站,為首個香港為私家車車主而設的停車場資訊網站;及後在Covid疫情期間,與友人合作開展泊邊好Parkbin.hk網站,該網站現專注於港車北上事宜。 泊好先先生本身對汽車沒有特別濃厚興趣,汽車只是接載家人,讓家人生活舒適的一種工具。 希望泊好生活能為你帶來對於德國的新視角、新觀感以及新發現!

Top Destinations

Deutschland
德國
Germany

Europa
歐洲
Europe

Frankreich
法國
France

Reisen
旅遊印記
Travel

Advertismentspot_img

Subscribe to my newsletter!

Make this choice and from now on, you will forever be a part of every single adventure I take!

Let's Stay in Touch

Bucketlist Experiences

移居德國的前因後果,以及終於考到了德國駕駛執照

估唔到9年前將呢個香港停車場資訊網站借用停車場德文Parkhaus命名,今日真係黎到全世界最多「Parkhaus」既地方 無錯,大家都只需要買張機票,都可以黎到全世界最多「Parkhaus」既德國。憑香港國際駕駛執照(連同香港駕駛執照),喺德國都可以自駕遊,於Autobahn上地板油,體驗一下極速同埋試下自己最快可以去到幾盡…… 小弟就玩盡啲,喺速度方面就一定輸比各位,上次行到182km/h已經由快線返入中線,感覺下部車高速行駛時有幾定就算。唔係為興趣,而係被逼幾廿歲人再考私家車,仲要係德國 既私家車牌。我唔敢講係世界上最難既考牌國家,但我相信都算係最難國家之一。 例如筆試要熟讀1300條MC題目,包括掛接車輛知識。而筆試會考30題,總分數需達90%或以上;路試則沒有特定路線,大約40分鐘的考試時間,除非聽到指示向左走或向右走外,其餘時間按實際路況一直向前行,但見到不准進入或只限居民進入等路口均須自行避開。任何大錯即時丁丁,落車由師傅揸返考試場地。路試會考埋高速,不慢於100km/h為佳。 雖然筆試考左兩次,但好幸運地路試只需要一take pass。不是完美無瑕,但係所有駕駛反應都係合乎考官期望之內 點解要考德國車牌?因為登記左做居民六個月後,就不能用國際駕駛執照,無論如何都只可以用本地駕駛執照。而好不幸地,香港車牌無法對換德國車牌,所以只可以重新考過。 點解登記左做居民?可能因為同德國有緣,18年前喺德國公司做,個人懶又無特別轉工,中途又整左個Parkhaus.hk 泊好先(關乜_事),疫情期間亦搜購過德國口罩同長效消毒噴霧畀大家,之後又喺歌德學院讀左兩年德文考到A2(僅足夠生存程度) ,最後因緣際會調職埋去德國。 所以,從今以後呢度會變左德國台,有咩關於德國既問題都歡迎問下!

在德國第一次雪地開車,小心翼翼免打滑

第一次下雪開車,開始出發時感覺像下雨天氣,只是按平常打開水撥;除了雪花比雨水更加立體地飛向大屏幕,視野並沒有受到大影響,仍然看得清清楚楚。 只是9分鐘路程前往目的地,一直都不敢開得太快。慢慢地雪花不再像雨水般瞬間流走,車頭蓋會慢慢地堆積了薄薄一層雪。幸好較早前在內窗噴抹了防霧劑,否則車廂20多度對比外面零度,不用數分鐘車窗就會變得白朦朦一片。 到超市購物30分鐘後,回去露天停車場取車,車身平面的地方基本上都鋪了一層雪。面對著一層薄雪,方知道那些小剷或者屏幕雪擋有甚麼用處了。因為雪在戶外不會融化,所以必須要有工具把車身上的雪(主要是車上玻璃部分)剷到地上才行,不然水潑只會把雪(一堆白色的泥狀物體)撥到一邊,勉強保持視野。 回程時就更加小心了,全部車都一般的慢駛,平均時速約為40km/h左右;在轉彎時更加慢,以免打滑。比起大晴天時輕鬆開車,現在每一刻都在感應車子有沒有想要打滑的意思。 回到家用停車場,車子平面上的雪不用說,只待它們慢慢融化掉;但在輪子上積累了很多黑雪。停定車子後,雪塊慢慢融化,一塊塊的逐一掉在地上。 環顧四周,停車場好像沒有明顯的排水系統,那麼融掉的雪水怎麼辦了?

德國泊車常用的時間展示板 – Parkscheibe

在德國的每輛汽車上,都必定配備一個類似鬧鐘的一塊板,大多數為藍色。雖然在坊間有些搞笑款式,但着重實用的德國人性格,於街上的汽車實在少見其他款。 這塊板德文叫Parkscheibe,直譯為「泊車用碟」。在某些路邊可供泊車的地段,假如路牌寫明「憑Parkscheibe可泊車X小時」便可以用上這塊板免費泊車。 如下圖路牌已標明憑這塊板「1 Stunde」,即可泊車一小時;再附加資料「Mo-Sa」,即為於星期一至六期有效;而再下一行為「8-20h」,不難理解為於早上8時至晚上8時有效。非上述時間內該如何處理?簡單直接就是免費任泊。 Parkscheibe中間白色類似時鐘位置可以旋轉,用來標明你的泊車開始時間。例如你是3時開始泊車,離開汽車時調較至3時位置,即可合法泊至4時。你可能會想到,每次離開車輛時未必都是正點,如何可以標明細至分鐘?答案是沒有必要標明分鐘!憑Parkscheibe泊車非常大方,你可以上調至下一個半小時作為開始時間!假如你是3時05分離開車輛,你可調至3時30分,便可合法泊至4時30分。 這種泊車方式通常會有一小時、兩小時和電動車充電免費泊車四小時。除電動車泊車外,其餘Parkscheibe 泊車位置通常都不會在最繁忙地段,而只見於住宅附近與次等繁忙地段。 下次於德國自駕遊時,不妨於司機位門邊位置或客座首飾箱內,看看有沒有一張紙本的Parkscheibe 。現在你知道如何使用了。

Latest Stories